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组成。由西向东分别坐落在勐海、景洪、勐腊二县一市,总面积24.25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2.68%,是以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目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野生珍稀动植物荟萃,珍稀、濒危物种多,还是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和较为集中的地区。
热带雨林中特有的独树成林、植物绞杀、空中花园、老茎生花、老茎结果、藤蔓、滴水叶尖和根寄生现象极为有趣。望天树、篦齿苏铁、云南苏铁、藤枣、四数木、山桂花、红春、土沉香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植物。望天树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高达70-80米。望天树群落是最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由6-7个层次构成。区内有亚洲象、鼷鹿、印度野牛、苏门羚、豹、蜂猴、灰叶猴、绿孔雀、白鹇、犀鸟等珍稀野生动物。其中,亚洲象在中国仅存约300头左右,其中90%分布在西双版纳;鼷鹿在国内仅分布在西双版纳南部区域。
1986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又称“西双版纳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9年分别被国家科协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0年被“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同年3月经批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挂“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 2013年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6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名为“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